1.反映成果的总结(不超过 5000 字)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相较于体育学硕士学位,突出了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其能够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的实际工作。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重要特征就是将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培养单位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培养过程等方面既能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能为学生在体育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上提供保障。然而,通过前期大量调研发现,作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的高校由于受制于管理体制、教学资源、教师队伍结构等因素而无法满足培养的需求,从而使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仍然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对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力不从心,进而出现与体育学硕士学位培养同质化的现象,没有很好的实现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目的。
       江西师范大学于2009年获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开展体育硕士培养工作。目前导师数量达到32人,其中教授15人,每年招生规模稳定在30人左右。我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经过6年多的探索与发展,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过程存在的主要突出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较深入的分析。我们结合师范院校的特点以及江西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环境,提出并实践了‘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成果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师范院校培养体育硕士主要存在的问题: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作为新鲜事物,对其培养规律的认识存在一个逐渐明确的过程。加强分析和总结师范院校培养体育硕士主要存在的问题及提出可操作性方案是创新体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基础,也是本成果意义的起点。通过对18所师范院校体育硕士培养的调研与分析,总结出师范院校培养体育硕士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第一,人才培养与实际脱钩,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国务院学位办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立时已对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有说明,但是在国务院学位办调研时,受访的学位办官员对体育硕士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认识以及高校如何开展培养工作,有一定程度的模糊。调研18所师范院校的结果显示:人才培养以各高校自主探索为主。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单位可以分为体育专业院校、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三类,其中以师范院校最多。师范院校往往具有深厚的体育教育传统,以培养基础教育体育师资为主。在开展体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师范院校存在着体育教师教育方式的路径依赖,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师教育的方式来定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造成与实际需求脱钩,在18所师范院校调研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个问题。随着我国体育行业特别是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既面临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新形势下,既掌握一定体育技能,又懂体育管理知识,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已成为社会和市场对体育硕士人才的主要需求。
第二,培养过程缺乏针对性,难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调研发现,拥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一般都是先拥有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对于体育学硕士学位的培养往往已经拥有了丰富经验,其培养过程也基本稳定而成熟。在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体育学硕士学位培养理念的影响,过度借鉴体育学硕士学位培养过程,造成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教学方法局限于知识的单向传授,评价标准局限于课程知识体系的掌握,从而忽视在培养过程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难以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三,教学资源不足,无法满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所需。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定位于兼具学术性与职业性,要求对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培养,其中既包括对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运动技能的提升,还包括体育行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单位在师资队伍中既有理论型教师,还有技能型教师,并要有具有行业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实践型教师;在培养平台上既要有理论教学的课堂,还要有运动技能训练的场地,并要有实践能力的实训基地;在课程体系上既要有体育基本理论课程,还要有运动技能培训课程,并要有实践能力养成课程。调研发现,师范院校本身基本很难拥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所需的多样化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欠缺极大制约着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
(2)“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主要内容
       师范院校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师范院校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封闭发展,没有通过开放来有效借助外部资源和力量以满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需求,在与外部协同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我校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与政府、企业、兄弟院校协同共建,为我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创新出一条新路。
第一,政校企协同搭建开放式“一主多元”实践平台。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在培养过程中增加应用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培养单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如果单凭师范院校自身资源来建设实践平台必然会力不从心。本校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提出政府、企业和兄弟院校协同搭建实践平台,为此提出以系统开放、强强联合、机制健全、互惠双赢为原则,构建政府指导、学校主导、企业引导的“一主多元”实践平台建设机制。具体形式包括政校合作办学、校企联盟办学、校校联合办学等。我校先后与江西省体育局、江西省体科所、江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等政府事业单位;与江西凯菲特健身俱乐部、南昌顺东体育文化公司、南昌健易美体育文化公司等企业;以及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景德镇十中等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我校在平台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均以满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依据进行合理布局,体育硕士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一整年的实习期内进入这些实践基地开展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实习培训。
第二,政校企协同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养,需要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体育行业发展迅速,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只有紧跟社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从能为体育专业学位硕士生提供最切合实际的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为此,我校探索出与政校企协同开发课程体系的机制,由课程教师围绕体育行业职业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对合作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等单位进行跟踪挖掘,由合作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合作,共同将现实实践中发生的案例项目进行内容转化,通过以案例项目、经典项目、实践项目和组合式项目等形式开发成课程,面向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生进行开设。目前已经相继开发出体育营销、体育竞赛组织编排、体育场馆运营与管理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
第三,政校企协同建设师资队伍和实践条件保障体系。
       面对学校自身存在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条件单一短缺的情况,我校依托政校企协同机制,引入合作单位的人才和实践条件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所用,极大解决了学校自身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的问题,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生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我校以校外实践导师或外聘合作导师等形式聘请了政府部门、体育行业企业、各级学校共计20余名具有丰富职业经历和较高职业能力的人员加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师资队伍之中,补充了我校目前教师队伍中急缺的实践型师资,为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提供了师资保障。
(3)本成果的主要创新之处及主要效果。
第一,充分发挥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实践平台的积极作用,培养多种人才,为国家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较大贡献,为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国家体育总局健美操训练中心设立在我校,我校根据专业硕士培养的要求,设立专业教练岗位。近几年,我校研究生多次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世界级健美操比赛,获得冠军20余项,代表队的成绩获得省委书记的肯定和批示;另外,我校专业硕士指导教师带领研究生参与江西省水上中心运动员训练,服务于杨文军、金紫薇等奥运金牌选手,做出很好的成绩,我校被评为“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奖”;其次,我校申办国家体育总局水上项目运动干预重点实验室成功,运动训练研究生长期在水上中心实践,为杨文军获得第十二届全运会皮划艇男子200米单人划艇全运会冠军做出很大贡献;再者,学院充分注重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成立多种课内外一体化的实践团队,如“教学团队”、“训练团队”、“体育指导员团队”、“科研团队”,这些团队经过多年的磨练,分别在“全国第四届体育优质课比赛”中获得冠军、“中俄友好年”文化竞赛中获得冠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 ”江西赛区获得优秀奖、专业硕士参与体院工会服务社会实践获得“省级模范工会”、研究生辩论赛与说课比赛常态化,等等。
       如上举措在不断提高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国家、江西省教育事业、体育事业做出较大贡献。
第二,根据企业、教育事业、社会需要,修订培养方案,多种方式保障培养质量
       通过社会调查、实践单位交流、研究生信息反馈,根据反馈意见,这几年一直在修改培养方案。从选拔、培养、管理、经费保障等多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培养质量。
       选拔思路:从文化考试为主逐步转为以考核实践能力为主,选拔方式多元化,考核方式多元化。
       培养思路:根据专业学位的特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紧密结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突出技能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课程设置分为三类:核心课、专业领域方向课和选修课。核心课是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专业领域方向课是使学生提高专业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选修课是使学生发展个性,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出专题研究;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强调“学”的主动性;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重视案例教学。
     科研论文: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紧密结合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教学、训练、组织及指导实际,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论文形式可为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体育教学与训练和重大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等。论文内容强调体育理论知识在运动技术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及体育社会指导等实际中的应用。
       制度保障: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从宏观层面保障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大环境,学校也出台了相关的制度、成立了专业学位办,体育学院专门成立研究生部、配备了体育硕士班主任、教学秘书。学校研究生院配备了充足的研究生教室,可供体育硕士上课使用。体育学院配备了两间多媒体教室给体育硕士教学及活动使用,体育馆里的25间功能房也可给体育硕士使用。
       资助体系:在国家奖学金之外,学校还设立江西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江西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优秀新生奖学金、江西师范大学“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奖励办法、江西师范大学学生校内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江西师范大学心平自立贷款助学金管理办法等,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研究生因学习经费紧张而影响学业的问题,
第三,充分发挥企业、社会力量,既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又较好地解决学生就业。
       多年来,体育学院十分重视体育硕士实践基地建设与人才社会适应性培养,开展了职业技能竞赛、暑期“试就业”、聘请社会体育行业负责人定期来学院授课等方式,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推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学院通过举办专家报告会、杰出校友报告会、企业精英报告会、教育服务质量月、教学质量月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体育硕士的专业思想教育。在与社会加强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培养质量,得到就业单位的认可。很多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后被聘用。
       为支持我校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青年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度,段永平先生、刘昕女士筹集善款1000 万元人民币,委托心平公益基金会自2011年至2015 年定向捐赠至我校,专项设立“江西师范大学心平自立贷款助学金”;旅台校友熊智明先生心系乡梓,关心家乡教育和科技发展,捐资100万元人民币在江西师范大学设立“熊智明奖学奖教基金”;江西省体育局水上运动中心先进的仪器设备全面向体育硕士开放使用;江西凯菲特帮助我们培养体育硕士,等等。另外,一些校友成功创业,以及一些知名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通过设立奖助学金等形式,“反哺”人才培养,给体育硕士人才培养工作以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