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岁月如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9-27浏览次数:13

我的岁月如歌

九五体教廖勋

报到篇

1995年是个很平淡的年份,世界很太平,国内也很平静,接到通知书的我们来到了南昌市青山湖畔的江西师范大学,成为母校的又一届新生。

报到的过程很简单,当时师大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合计不过4700人,招的人很少,也没有新校区,不及现在在校生的五分之一。我带了一个简单的挎包下了火车,去到红场东面那栋大楼里登记缴费,然后领取统一购置的生活用具。这栋四四方方的房子是国民政府第二中央飞机制造厂遗留的厂房之一,也代表中正大学的过往历史,当然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校园内有这么多民国遗迹,如主干道是飞机跑道,校办大楼是塔楼,大礼堂和体操房是飞机总装车间,多年后还知道当时组装的飞机主要是从意大利进口的。

对于一个从小在家被严厉管教多年的男生来讲,有地方管你吃饭,有地方随时可以睡觉,有一大堆人朝夕相处,没有人对你唠叨,没有人说你不该做什么,期盼已久的独立生活突然而至,世界都是我的,这巨大的快乐简直要通达天地!

彼时的师大新生由学校统一购买生活用品,有被子、毯子、蚊帐、席子、脸盆、水桶、茶杯、饭碗,后面还有统一的校服。在这些物品里面,被子、床单、脸盆、茶杯、饭碗都有编号,我那个白色搪瓷蓝边饭碗的编号是“江西师范大学95-0371”,这个号码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甚至它的书法字体都依稀记得。这个饭碗是如此重要,它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未来四年它将一次次盛满把我喂饱的饭菜,另外一个意思是作为母校最后一届统招统分的师范生,毕业后肯定有个学校会接收我,也就是另外一个“铁饭碗”。但1993年邓公南巡后全民下海经商创业,铁饭碗当时真的没有多少吸引力,考上师大对当时很多学生来说是心有不甘的,这也多多少少影响了我后面的四年。顺便说一句,这次发放的物品,毕业多年后我还在使用它们,用现在的话讲简直是良心采购!

2219室、教学1号楼

我的宿舍在2栋,具体位置在青山湖校区1号教学楼后面的那一片草地中,毕业后作为危房拆除,同期被荡平的还有13栋,它们都是1958年的同一批建筑。因为教条的照搬寒带的前苏联,内走廊的房门不对开,还有木地板,密封窗户缝的木板封条,夏天的我们在这样不通风房子里酷热难耐。南昌是全国四大火炉,早上起来掀开席子可以看见一大块汗水浸湿的床板,睡觉前有时需要在床上先浇水才能躺下。当时整个国家都缺钱,我们一间宿舍的电力负荷标准是250瓦,这个标准不要说空调,就是一台台式电脑加个大音箱都带不起,并且晚上2230熄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或者卷起铺盖去图书馆、教学楼前面的草地幕天席地,或者同样投奔9栋等新宿舍的师兄,在楼顶喝啤酒畅谈人生,在这些东游西逛四下寻找纳凉去处的人甚至会有不少女生。但我们95体教显然不想只靠意志力对抗大自然的高温,班上自学成才的电工们潜入2栋的房顶阁楼,将走廊的路灯拉进了宿舍,配上万寿宫商品市场买来的小吊扇,世界一下美好很多了!冬天熄灯后拉上床帘,打开自己的床头灯,自己的空间豁然而出。今天同时期的房子都被师大列入保护建筑,只是这3栋宿舍没有熬到最后,已然作古的它们老让我想起北京的城墙城门,不知道多少校友的大学回忆只能在这片草地上凭吊了。

但我认为2栋宿舍风水极佳,真的是冠绝全校!当年第二飞机场的旧跑道是校园的中轴线,也就是学校的主干道,大概400米多一点,2栋就在靠近中间的位置,因此去到全校各处都很方便,包括出去市区游逛进出校门。正前方直接仰视的是教学1号楼,这是同时期的另外一栋苏式建筑,公共课的各种伟大思想和高深理论将在这里讲述。因为如此之近,我们可以在听到铃声后从床上弹起来,五分钟之内穿衣跻鞋、刷牙洗脸飞奔上教1最高的四楼,竟然还不会迟到。如果有没做完的梦,应该还来得及就着冰凉的课桌继续欢喜。

但是教1对我还有其他的意义,大三结束漫长而注定无果的初恋后我决定考研。教1最东面的顶楼教室是24小时开张的考研教室,除了南昌火车站,这可能是当时南昌市唯一全天敞开服务的场所。我喜欢在大楼最高处看风景,就在这24小时教室的隔壁,可爱的孟凡昆教授曾经给我们上过《邓小平理论》,有次说起读书时他的一位哲学老师,每天会搬把椅子在全校最高处看日落。我很能理解这种心情,4年后我们将会去哪里?从四楼北边教室的窗户往下望,10年前师兄师姐种的樟树林已蔚然一片,樟树叶抗寒,秋天、冬天依旧是一朵朵美丽的绿色树冠,中间不时有些会变成红色的树叶,我在想在他们都坠入大地之前,我的人生究竟是绿色的那些,还是如霞如血的红色的那几片?少年的心总是有这些不确定。

大礼堂、红场

在教1前面是“红场”和大礼堂,如此命名不是因为这里也有瓦西里大教堂和克里姆林宫,只是因为它涂成了红色。它当年也是第二飞机制造厂的飞机棚,在地表建筑焚毁后就剩下这块两个篮球场大小的水泥地坪。大礼堂前身是第二飞机制造厂的车间,横梁长度是当时国内建筑的第一跨度。这里是师大每年各学院迎新晚会,也是五四、国庆庆祝晚会的举办地,各个学院的文艺能手在这里载歌载舞,那时候我就感觉人家的中学是怎么过来的?为什么我什么都不会?是白读了高中吗?红场则是校内室外活动的好地方,宣誓、拔河、猜谜等在一年中会纷至沓来,一点都不感觉腻,师大生活的仪式感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对师大体育系的学生来讲,大礼堂和红场不仅仅是风花雪月般存在,还充满了付出血汗的过程。飞机制造厂的总装车间足够大,在隔出一个大礼堂之后还留了不小的一块地方做了体操房,门外的红场则是我们武术课的场地。

体操是我这样体教专业男生的梦魇,双杠、单杠、跳马、技巧,都堪称付出血汗的过程,这里经常发生拉伤、扭伤甚至骨折等事故,一个小组十来号人有时候上课只有一半还能动。单杠的那根实心钢管年事已高,表面早已锈蚀,握紧转几圈之后除了大拇指,其他手指指根下面就会有血泡,加上混在伤口里的镁粉会钻心般的疼痛。疲惫不已的体操课累的让人绝望,课前躺在海绵垫上的短短几分钟都可以睡着,直到被老师唤醒。屋顶梁架粗壮结实,当年日本鬼子的炸弹近在咫尺都没有能摧毁,在旁边留下了一个青蓝湖,有时我睁开眼睛望着这充满工业美感的房顶在艰难思考,这危险如建筑工地、辛苦如民工的生活就是我的大学吗?为什么?

不过在这个地方除了艰苦也不乏温馨,看见我们受伤的双手,专修体操的美丽师姐们会手把手教我们缠好绷带,这样可以避免再次受伤。其实我们这些师姐都不错的!体育系要求女生身高160以上,这高出同级其他院系女生不少,身材健美的她们颜值真不比任何一个院系差!如果不嫌弃她们心地善良、心直口快、勤快能干,就真应该娶她门回家!

红场的武术课对我来讲是另外一桩人生困惑的开始,因为没有教材也缺乏学习兴趣,一开始让我经常失去方向。无论是长拳、太极拳、还是棍术,几个动作后老是很诧异的发现就我的方向和大家不一致,真不明白那些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的野马分鬃之间有什么逻辑关联,这明摆我将来会补考,鹤立鸡群般的存在应验了孤独会让人恐惧的道理。

不过红场也并非只会让人痛心疾首,这里是进出学校大门的要道,占据了全校最重要的一个十字口的一角,坐在红场的栏杆上,可以看见学校进进出出的美女,大一初进校的我们总喜欢厚颜无耻的给各位女同学和师姐打分,年少确实轻狂,此时没有人认为自己的青春会比别人平庸,因此自己心中的梦中情人应该是怎样?想一想也不会比师大南路录像厅里面的林青霞、王祖贤、张曼玉、钟楚红等等差吧?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一份轻狂的骄傲将在未来伴着我们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直到飞到无穷的天际落尽青春的最后一根羽毛。

教学2号楼、图书馆、球类馆

教学2号楼对体育系的学生来讲是个不祥的存在,这里是外语系的大本营,在这里我们有重要的一门课--大学英语!这简直就是我们的命门,是我们四年中唯一有挫败感的地方。英语本来是一门语言,但在没有语言环境的漫长的学生时代,我们一直用几何、代数的教学方法来体现它的逻辑一致性,用各种语法学习来体现它的科学性,由此让中国的学生在应试英语的错误的道路上狂奔多年,而我们正是提前退出追赶的一群人。

但想做人生的赢家,就要学会在垃圾堆里都能炼出黄金!外语系有许多教学影片,其中很多都是原版的境外影视作品,每个周末的两个晚上都会在大教室里售票放映。在这里我可以看到经过挑选推荐,同时在CCTV和各省市电视台见不到的一些大片。在这里有《壮志凌云》汤姆克鲁斯戴墨镜帅气的打排球,《乱世佳人》中的费雯.丽小姐在夕阳中举起拳头,也有《胭脂扣》里梅艳芳凄凄惨惨戚戚的寻找张国荣,《阿飞正传》里张国荣自诉“我是一只鸟,生下来就没有脚,所以只能一直飞啊、飞啊!”,最后果然一语成谶!教2的影片大多用传统的手法记述一些传统的观念,而此时师大南路周星星、发哥、华仔、任达华等正如日中天开创另外一片天地,比如吴孟达大喊“娶妓女为妻,有个性!”。周星星正用无厘头这一后现代表现手法重新架构对这个社会的认识,我们没有能力先知先觉,无法及时的审视这次世界的百年巨变,只有懵懂的裹挟其间。

未来将有自由择业,有商品房按揭,有私家车,甚至踏上欧美列强的土地去出国旅游。但更深刻变革来自互联网,传统的财富累积方式已经过时,国内的阶层分化迅速拉开。我们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已经看见了曙光,比如我们不用像师兄们一样只有桌球、麻将、扑克,只有青山湖影院的通宵电影、师大南路的录像厅,我们有网吧,有《红色警报》《帝国时代》!当半夜三更在空无一人的主干道上齐唱《打靶归来》《驼铃》,我们只当是游戏结束,不知道马云爸爸正在为阿里巴巴厉兵秣马,不知道马化腾在倒腾他的企鹅,也不知道陈天桥将通过《传奇》很快成率先为互联网老大和中国首富,然后发现这个社会出现了很多不认识不了解的人和事。

图书馆对每个老校区毕业的人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大门下的台阶上,我们身穿军训迷彩服留下傻傻的第一张班级合影,四年后油头粉面、搔首弄姿留下最后一张毕业合影。当然每到考试季,图书馆的座位就像现在的口罩一样抢手,头脑灵光的男同学就会早早去多占座位,然后看前来的女生是否楚楚动人,决定是否让她坐旁边好方便搭讪。但对我而言,图书馆还有更大的作用,因为在这里有太多好看的杂志和书籍,它对我的重要性仅次于219宿舍。每次来我都会找最新的《台港文学选刊》等等,然后去到文史借阅室,寻找从南极到北极的各国社会、地理和历史知识。在这里不仅仅能满足百科知识成瘾的需要,还可以看到外面根本买不到的翻译书籍,比如《梅隆家族》、《七姐妹》、《洛克菲勒传》、《国富论》,当然有些能懂有些不能懂,实在无聊还可以去非外借阅览室看看繁体的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去图书馆的习惯影响了我的未来,在球场踢球、去图书馆看书、寒暑假旅游,身边总是有新鲜的事物和聪明的人,这是我认为最理想的生活,后来就选择成为了高校教师。

体育学院的球类馆,是我们上篮球、排球课的地方,当时学校没有体育馆,因此一些室内活动经常在这里,比如在南昌各高校赫赫有名的师大舞厅,每周五、六的夜晚就会在这里开张。师范类学校女生多,当时男女比例大概一对一,现在起码都是四六开以上,于是那些爱情的善男信女们纷纷慕名而来,比如江西工大、南昌航空学院,甚至昌北的农大。形体感不好的我对于舞蹈、武术、体操都不是很感冒,但还是有被叫去救场的时候,因为这里永远是女生比男生多。有一次同学的老乡让我邀请她同学跳舞,说她坐了一晚了,我欣然答应,结果美女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她就是95中文最高的那位,有180,比我还高半个头,现在不知道她在哪里安好,每次想起来都感觉很好笑。每一年的最后一天都安排有跨年舞会,倒数的时候会点燃一封大鞭炮。元旦前后的南昌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有如刀般的北风,再加南方的湿冷,即便是从图书馆到2栋的200米,都会吹出面瘫的感觉。这时候的球类房是全校最让人感觉温暖的地方,大家一起等待新的一年的到来,一起开心的欢呼,虽然好像过去一年什么也没有做成,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激动。

食堂篇

老校区的食堂名字很霸气,听起来有四个,其实就是一栋楼,上下左右四间而已。很多高校的食堂都可能被自己的学生吐槽,能被称赞的凤毛麟角,好在我对吃不是很挑剔,只要吃饱就行。初到师大的人都会惊叹于它的“大包”,就是一个很大的肉包子,除了鲜肉之外里面通常有半个鸡蛋或者半根小腊肠,油水十足,女生通常吃不完一个,饭量大的男生最多两个也就够了。我不知道这一美食起源于什么年代,作为师大的招牌它名声在外,在南昌其他学校的老乡来师大都会来慕名品尝。还有一道美食就是藜蒿炒腊肉,藜蒿产于春天鄱阳湖的草滩,味道浓郁,和江西的腊肉相得益彰,加上辣椒,是每个师大人喜欢的美食。